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群策群力打造“一堂好课”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群策群力打造“一堂好课”

来源:解放军报2025-05-06 09:26

“教育团队”成员正在研究制作课件内容。曾冰阳摄

“教育团队”成员正在研究制作课件内容。曾冰阳摄

  “-40℃的茫茫雪原,你能爬冰卧雪保持潜伏姿态一动不动吗?”近日,陆军某旅某营教育课上,伴随大屏幕上长津湖战役的场景再现,某连干部蔡鑫抛出这个问题。此时,台下官兵纷纷向志愿军老前辈表达敬意,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授课结束,蔡鑫向笔者展示了他的课件——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解历史事件,并在故事关键节点穿插情景再现、现场问答等互动内容。“相较以往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年轻官兵接受。”蔡鑫告诉笔者,精彩内容的背后,饱含着他所在“教育团队”的智慧和汗水。

  蔡鑫口中的“教育团队”,是该旅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专门组建的。在此前的调研中,该旅领导发现,一些年轻政治干部在日常授课中,存在授课经验欠缺、内容把握不准等问题。加之部队训练任务重,他们备课时间有限,教育效果很难保证。

  为此,该旅统筹全旅教育资源,从基层营连挑选不同职务的官兵,组建了10支“教育团队”,大家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共同打造“一堂好课”。旅机关将年度重点教育内容分别赋予不同团队,每个团队按照“多人备课、一人主讲”模式,承担不同授课任务,最终形成一堂堂精品课,统一纳入旅“优质教育课程库”,或用于巡回授课,或供各营连学习借鉴。

  今年初,机关将“在党的旗帜下铸牢军魂”专题教育任务赋予蔡鑫所在“教育团队”。考虑到蔡鑫所在荣誉连队历史厚重,他本人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团队负责人王达滨便将授课任务交给了他,并召集团队多名成员,围绕授课主题集智研究,确定教案内容和授课形式。

  随即,大家按照分工,紧锣密鼓展开工作——某连干部曾涛有比较丰富的机关任职经验,他协助蔡鑫收集资料、精选案例、打磨讲稿;技术骨干、大学生士兵于咸涵擅长课件制作,他与蔡鑫两人每天加班加点,反复推敲课件内容……讲稿和课件打磨成熟后,团队里的“老政工”、某营干部贾广武带着蔡鑫一遍遍试讲,传授经验和注意事项……在队友们协助下,蔡鑫的课件设计不断完善、授课思路也愈发清晰,最终给官兵端上了一道“精神大餐”,深受好评。

  “过去搞教育,大部分授课都要靠自己准备。现在,每个团队专攻一个主题,备课效率更高,授课更有针对性。”谈及新模式带来的变化,蔡鑫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团队”发挥的作用不止于此,各营连组织日常授课时,可以直接从“优质教育课程库”中选择适合的教案,再结合各单位情况稍作修改即可使用,既保证了授课质量,又能让大家有更多精力投入练兵备战。

  “作为教育者,要找到与官兵的情感共鸣点,才能产生‘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效果。”该旅领导告诉笔者,他们要求每名教员授课后,都要深入班排交流,收集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教案内容、丰富授课模式,让教育课堂精准对接官兵思想需求。

  前不久,一名战士向“教育团队”成员、某营干部范吉民建议:能否借鉴网络热播节目做法,创新课堂呈现形式?范吉民立即与团队成员展开研究论证,决定将“打牢牺牲奉献的军人底色”这堂教育课分解成军营脱口秀、访谈对话等单元,穿插开展“听我说——我崇敬的那个他”活动,让官兵讲述身边人身边事。施教者当主持,受教者站“C位”,顿时调动起大家的兴趣。授课结束,官兵们意犹未尽,纷纷表达了对下一堂教育课的期待。

  该旅“教育团队”成立以来,将一堂堂冒热气、接地气、鼓士气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送到基层一线,有效激发了大家备战打仗的热情动力。笔者了解到,下一步,该旅将组织“教育团队”与友邻单位、驻地红色教育基地建立联教联学机制,常态开展经验交流、资源共享,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不断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走深走实、落地见效。(王梦圆、毛英椿)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攻坚 京西筑通途

  • 大桥飞架入“云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