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老雷啊,他们又来看你啦……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老雷啊,他们又来看你啦……

来源:新华社2025-04-05 20:17

  这个清明节

  在山西省武乡县

  80岁的梁效珍老人照例带领家人

  扫了两次墓

  一个是自家祖坟

  一个是八路军无名烈士老雷的墓

老雷啊,他们又来看你啦……

  (图为梁效珍一家人在八路军烈士陵园祭奠雷烈士。新华社记者 樊欣阳 摄)

  从1941年

  到2025年

  从梁效珍的爷爷梁魁云

  到梁效珍的重外孙、7岁的杨崇颢

  梁家6代人

  守护着这位无名英烈

  已经84年……

  为何这家人坚持做这件事

  做了80多年?

  他们和烈士老雷之间

  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还得从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说起

  1

  悉心救治受伤战士

  并将其视作亲人

  1940年

  日军“扫荡”太行抗日根据地

  企图打击八路军总部

  八路军总部在关家垴一带集中主力

  与日军血战

  二十多岁的雷姓战士

  在关家垴战斗中受伤严重

  无法被送到隔壁黎城县的八路军医院救治

  于是就被沿途留在

  武乡县韩北镇虸蚄庙村

  梁魁云的家里救治

老雷啊,他们又来看你啦……

  (图为梁效珍一家人在八路军烈士陵园祭奠雷烈士。无人机照片)

  战士的背部被炸伤

  五六处伤口还在流血

  血和衣服都粘连到了一块

  梁效珍的奶奶用花椒水清洗血浆

  为战士分开血肉和衣裳

  爷爷捣烂蒲公英

  敷在战士的伤口上消炎止疼

  白天奶奶喂水喂饭

  晚上爷爷和爹轮流照看

  遗憾的是

  三四个月后

  战士还是因伤去世

老雷啊,他们又来看你啦……

  (图为梁效珍的重外孙杨崇颢在给雷烈士鞠躬。新华社记者 樊欣阳 摄)

  家里人都不识字

  战士连名字都没留下来

  只知道他来自河南辉县

  战士牺牲后

  梁家把他葬在村边

  梁效珍说

  “他唤我奶奶为‘大娘’

  喊我爹叫‘二哥’,就是一家人”

  2

  每年两次为烈士扫墓

  成为梁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梁家人每年清明和寒衣节

  都要按照当地习俗

  给雷烈士扫墓、送汤

老雷啊,他们又来看你啦……

  (图为梁效珍一家人在八路军烈士陵园祭奠雷烈士。新华社记者 樊欣阳 摄)

  1960年

  梁效珍的奶奶去世前

  吩咐家人说

  不要忘了上坟、送汤

  只要有机会

  把雷烈士送回河南

  让他魂归故里

  这份嘱托

  逐渐落在了梁效珍头上

  他到处打听

  曾连续三年给辉县民政局写信

  寻找雷烈士家人的踪迹

  无奈信息太少

  始终没有找到

老雷啊,他们又来看你啦……

  (图为梁效珍与其儿子、重外孙在祭奠雷烈士。新华社记者 徐伟 摄)

老雷啊,他们又来看你啦……

  (图为梁效珍的重外孙杨崇颢在给雷烈士默哀祭奠。新华社记者 徐伟 摄)

  2012年

  武乡启动了

  “八路军零散烈士集中安葬浩大工程”

  规划建设八路军烈士陵园

  将葬在各处的烈士找到并集中安葬

  2015年

  雷烈士成为武乡县八路军烈士陵园

  第一批被安置的烈士

老雷啊,他们又来看你啦……

  如今

  雷烈士和2369名战友安葬在了一起

  雷烈士归队了

  梁效珍也完成了奶奶的心愿

  将梁家为雷烈士扫墓、祭奠的传统

  一代一代传承了下去

  ……

  3

  今天,去看看他们吧!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

  像雷烈士这样

  为了国家和人民

  抛头颅、洒热血

  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人

  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许多人和雷烈士一样

  甚至都不曾留下姓名

  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们是谁

  但却知道他们为了谁

老雷啊,他们又来看你啦……

  又是一年清明到

  在纪念先祖的同时

  也别忘了祭奠英烈

  走进身边的烈士陵园

  去看看他们吧

  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

  这些人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也永远不能忘记!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作者:张玲琳)、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孙亮全、徐伟、樊欣阳)、新华网山西频道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当日,一场以“精致与浪漫”为名的巴洛克室内乐经典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音乐会由管风琴、羽管键琴演奏家、教育家沈凡秀及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组成的清馨巴洛克乐团演奏,带来包含亨德尔、维瓦尔第、巴赫等大师作品。这场音乐会是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的演出之一。5月1日至25日,以“乐彩纷呈”为主题的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呈现27场中外音乐史上的室内乐经典作品演出,展现室内乐的传承与创新。

  • “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