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普京特朗普通话释放重磅信息,俄乌停火还有多远?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视点 > 正文

普京特朗普通话释放重磅信息,俄乌停火还有多远?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3-19 09:09

  中新网3月19日电 (郑云天 管娜)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通话,两人交谈了至少90分钟,就乌克兰危机、美俄关系等议题达成一定共识。

  其中,双方就“能源基础设施停火”的共识引人关注,普京对特朗普提出的俄乌在30天内,同时放弃袭击对方能源基础设施的提议表示支持,并向俄罗斯军方发出相应命令。

  分析指出,这次通话的结果将使双方“都能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

  对于特朗普来说,他已经让局势朝着和平迈进了一步,至少在短期内。对于普京而言,他接受了“部分停火”提议,但仍可以继续在前线展开地面作战。

  通话聊了啥?白宫和克宫这样说

  18日当天,普京在参加完俄罗斯工业家和企业家代表大会会议后,才与特朗普通话。两人的通话持续了至少90分钟,这场交谈也吸引了全球关注。

  会谈结束后,白宫和克宫都就会谈内容发表了声明。

  白宫的声明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一是关于停火。特朗普和普京一致认为,迈向和平的进程将从“能源基础设施停火”开始,同时就落实“黑海海上停火、全面停火和永久和平展开技术性谈判”。

  二是关于谈判的时间和地点。谈判将立即在中东地区展开。

  三是关于 “战略性” 武器。双方讨论了阻止战略性武器扩散的必要性,并将与其他各方合作,以确保尽可能广泛地落实相关措施。

  四是关于更广泛的美俄关系。双方一致认为,美俄双边关系得到改善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克里姆林宫以要点形式做出回应,总结的十三条要点涵盖范围很广 —— 从战俘问题,到关于美俄之间举办冰球比赛的提议都有涉及。

  克里姆林宫称,普京在通话中表示,解决冲突的办法必须是“全面、可持续和长期的”,要考虑到俄罗斯自身的安全利益和危机的根源。

  普京表示,支持特朗普提出的俄乌在30天内同时放弃袭击对方能源基础设施的提议,并向俄罗斯军方发出相应命令。

  克里姆林宫表示:“双方强调,防止冲突升级并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冲突的关键条件,是完全停止向基辅提供外国军事援助和情报信息。”

  普京还通报称,3月1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将进行战俘交换,交换人数为175人对175人。

  此外,克宫还提到,特朗普在通话中支持普京提出的组织两国球员参加冰球比赛的想法。

  两次通话与两场会谈

  “我周二会与普京总统通话。”

  特朗普的一句话,将本就备受关注的俄乌局势,再度推至新的舆论高峰。

  毕竟,美俄在全球军事、政治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方的行动都会引发广泛连锁反应,两国领导人之间直接沟通交流更是如此。

  这次通话对乌克兰危机的走向,乃至整个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将有何影响?

当地时间2月4日,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中新社记者陈孟统 摄

  “我们想看看是否能结束这场危机。也许可以,也许不能,但我认为很有希望”。当地时间3月16日晚间,在从佛罗里达州飞回华盛顿的“空军一号”专机上,特朗普对记者这样说道。

  第二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对这通电话继续预告称,“最终协议的许多内容已经达成一致,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他“非常期待”与普京的通话。

  通话结束后,特朗普又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表示,他与俄总统普京的电话交谈“非常好且富有成效”。

  美国早前提出一份30天临时停火方案,基辅表示原则上接受这份方案,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特朗普正在争取普京的支持。

  分析认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在俄乌政策上发生巨变。而此次接触,是美俄关系“急剧转变的最新进展”。

  一个多月前,国际社会等来了美俄领导人的一通重要通话。

  普京当时在通话中对特朗普表示,需要消除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同时赞同特朗普有关可以通过谈判实现乌克兰危机长期解决的观点。

  特朗普表示,应迅速结束乌克兰危机,并称与普京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谈话”。

  数天后,美俄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会晤。这是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俄最高级别外交官的首次面对面会谈。

  美国国务院会谈结束后发表声明说,美俄就解决两国间“棘手问题”和结束乌克兰危机等达成四点共识。

  此后,双方互动仍然频繁。3月13日晚,普京接见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双方一直谈到凌晨。

  俄方称,普京支持特朗普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总体立场,但也指出有一些事项仍需共同解决,“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特朗普则对此次会谈评价为“非常好,而且富有成果”,还表示目前有“良好的机会”让乌克兰危机“最终结束”。

  变数仍存or画上句号?

  眼下,库尔斯克方向激战未停。俄军方18日称,俄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俄军收复了库尔斯克州几乎所有定居点,敌方人员被消灭。

  这通电话,能否朝着俄乌双方停火更进一步?

  对此,舆论似乎分化为两种不同走向。

  美联社指出,这场通话,可能是推动结束乌克兰危机的关键。

  英国天空电视台分析称,对于特朗普来说,他能够且将会声称自己促成了“一项阶段性停火协议”,在这场长期冲突中,他已经让局势朝着和平(至少在短期内)迈进了一步。

  《华尔街日报》称,距离两位领导人上次直接对话仅仅过去了一个月,但这两次对话,将为从椭圆形办公室到战场已经持续数周的动荡局面,画上句号。

  另一方面,有声音认为,和平之路仍然充满变数。

  分析称,俄乌目前围绕领土主权、加入北约等问题分歧依然明显,能否实现停火仍存变数。

  连日来,美俄乌三方频频放风:美官员暗示乌方恐须在领土问题上让步,且加入北约希望“极小”;俄官员称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是达成协议的保障;乌方则强调,停火的“第一步”不应与领土问题联系在一起。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援引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伊万·洛什卡列夫的分析报道,美国想要冻结冲突,俄罗斯则希望巩固战果。“双方能否达成妥协,取决于华盛顿是承认新现实,还是想继续扮演调停者角色,为乌军提供喘息之机。”(完)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攻坚 京西筑通途

  • 大桥飞架入“云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加载更多